中度抑郁发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对抑郁症的误解,可能会压垮一个人复兴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正规 http://www.ykhongye.com/m/

硬核读书会

有态度的读书人,都在新周刊硬核读书会。

抑郁症从来都与人类相伴而生。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当下,克服抑郁症需要面对的最大敌人,一直都是人类自己。

硬核读书会第一次线下活动开启,具体信息,请留意文末。

作者

程迟

编辑

萧奉

你在大部分的时间会觉得一天之中早晨最好吗?

你在大部分的时间会对未来抱有希望吗?

你是否会比平常更容易激动?

你是否觉得自己被需要?

以上这些问题,都出自SDS抑郁症自测量表——它是精神科对抑郁症进行初步诊断的依据之一。如果你搜素“抑郁症”,紧跟着显示出的推荐搜索条目,应该就是“抑郁症测试”。

近些年,或多或少,我们都能够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与“抑郁症”“自杀”“青少年心理健康”等相关的话题。

中学生在学校被母亲当众扇耳光后跳楼身亡;

患有抑郁症的女子将友人推入湖中,二人均溺亡;

女博士留遗书后跳楼自杀,研究生在实验室自杀;

工厂流水线工人自杀……

这些碎片式的新闻夹杂在大量明星热搜及民生新闻里,尽管总是能激起一些或同情或刻薄的对抑郁症患者的评论,但很快又会被下一个热搜,下一个更夺人眼球的新闻盖过。

他人的悲剧被人们遥远而模糊地记着,在下一个悲剧出现之后,人们面面相觑:“这不和之前那个XXXXX一样吗?”

在百度指数上,从年至今,关于抑郁症的搜索,一共出现过两次高峰。一次是在年9月中旬,一次是在年10月中旬。而这两次搜索的高峰分别是明星乔任梁和韩国偶像组合成员崔雪莉自杀所带来的。

当流量退去之后,对于抑郁症的误解却依然颇多。

或许,当我们认真地思考“焦虑”“抑郁”和“压力”,当我们认真对待“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时,我们才不需要惋惜如此多的、本该能够阻止的悲剧的发生。

从未缺席的抑郁症

世界卫生组织对抑郁症的定义是:

它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患。患者心情郁闷,丧失兴趣或享受感,产生负罪感,或自尊心不足,睡眠和食欲紊乱,身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症可能长期存在,或经常复发,从而严重影响个人的工作学习能力或日常生活能力。最严重时,抑郁症可引致自杀。

在《中国精神疾病防治指南》和美国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中,也有专门的一章,详细阐述“抑郁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从临床诊断来看,出现世卫组织定义里的状态至少两周,便可初步判断为抑郁症。

医学上对抑郁症的定义虽然直到近几十年才明确,但它确是与人类相伴而生的。

在最早的神话《吉尔加美什史诗》里,主角就有这样的描述:“阳光消失,昏暗不明;电光闪烁,烈焰飞腾。乌云低迷,大雨倾注不停。光消失了,火也熄了,掉下来的一切都划为尘土灰星。”

在《从犯愁到解愁:抑郁症的历史》里,作者梳理了从古希腊罗马到近代,“抑郁症”是怎样转变的。

《从犯愁到解愁》一书中,作者通过梳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近代精神医学建立的过程中,人们对抑郁症看法的不断改变。

广东人民出版社,-11

在古希腊时期,人们相信体液学说。于是人们认为,“忧郁”的人,是忧郁体内的忧郁体液分泌过多。罗马时期的宫廷医生盖伦,继承了这种说法,黑胆汁黑暗的阴影遮住了头脑中负责思考的区域,于是患有“忧郁症”的人便会感到害怕。

当然,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并不一定把忧郁与抑郁当成是悲惨的象征,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抑郁症则催生了天才。这种关于“天才与忧郁症”的联想在欧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最后甚至成为了一种“风尚”,之后,这种对忧郁症的推崇来到英国,而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正是这种风尚在英国的体现,哈姆雷特因为自身忧郁的气质而令人难忘。

忧郁的气质成就了哈姆雷特。图/维基百科

到了十九世纪末期,埃米尔·克雷珀林和弗洛伊德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抑郁症。克雷珀林用严格的生物医学观念对抑郁症进行分类,他提出了“躁狂—抑郁性疾病”这样的类别。

克雷珀林的理论奠定了对抑郁症研究的基础,因为他十分注重对疾病的观察。

而弗洛伊德认为精神能力和心理其他层面的能量在经历心理冲突之后会转换成焦虑、抑郁。弗洛伊德认为需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